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发布时间:2022/9/26 18:19:00 作者:王周枫艳 浏览量:1534次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为科学落实“双减”政策,更好地领会和贯彻《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实质和主要变化,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近日,我校由教务处牵头,分学科开展了新课标集体学习,教师们研学课标、深挖教材。
语文组
语文教研组长王维老师对新课标做了简要解读,并指出:新课标提出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站在这个高度,我们去理解课程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才能更清晰地知道我们的使命与责任。随后大家共同观摩了专家对于新课标的解读。
教师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用心记录所得、所思,努力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观摩结束后,老师们开始了热烈的研讨,通过学习,大家不仅了解了新课标的主要理念和总目标,还对课程的教学实施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开阔的视野。
本次学习活动,使全体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大家都下决心把新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认真钻研课标,用好教材,力求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数学组
2022年9月21日下午,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小学数学组在厚泽楼1楼105室认真观看并学习了马云鹏教授对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的相关视频。
我校数学教师们在参会期间认真聆听,仔细记录,这次专题教研活动细致入微的分析使我们都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完美与完善,从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课程内容的结构与调整三个方面对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分析,带领老师们研读课标的新变化,明晰了课标的新方向。
通过数学新课标(2022版)线上培训活动,我校数学教师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提高了准确把握教材重点的能力,本次线上培训活动助力老师专业成长,助力教育教学提升,为数学课堂赋能,为教学指明了方向。
英语组
2022年9月21日,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全体英语教师认真观看并学习王蔷教授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视频,为未来英语教学工作指明方向。
从“双减”再到新课标,英语教学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无论课内课外,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实的课堂”思路慢慢转变者。从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可以看出未来教育发展更注重学以致用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英语发面全面、综合的素养尤其重要。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需要转变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观念,深刻理解学科育人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基于学科内容、依托学科活动的育人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水平,学校聚焦新课标,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与老师一起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音乐组
为了更好地领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实质和主要变化,9月21日,南京紫东江宁学校音乐组教师一起聆听解读艺术新课标的系列讲座。
对比2011版课标,新课标更加关注到艺术教育的整体性。从音乐形象、主题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融合,在备课中落实发现活动设计,上课时引导学生关注、发现身边的音乐,激发探究愿望,主动参与身边的音乐学习活动。音乐组老师结合新课标的变化,列出了本学期教研组的学期工作计划,结合上学期的相关活动进行了分析与构想,着力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发挥美育的育人功效。
新课标的修订和实施,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努力提升自己,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学校音乐教育中。相信新课标必将成为未来音乐教师们驰骋课堂的“船桨”,向着更美好的远方,扬帆启航。
体育组
2022年9月7日上午,南京紫东江宁学校体育组在厚泽楼四楼音乐教室进行了对《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课标解读视频的学习。
教研组长周千琪老师对体育组成员阐述了新课标学习的重要性,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大家共同观看视频,认真学习,相互探讨。通过本次新课标的学习,老师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体育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美术组
2022年9月13日上午,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小学部美术组的全体成员在美术教室进行了一次学习新课标活动。本次活动围绕《2022艺术课程标准(美术)学习研讨》这一主题展开。
根据江宁区小学美术教研组的对美术教学的要求为基础开展,基于新课标要求探讨特色美术学科发展新道路。
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反思,创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美术特色课程。在实际的美术课对小学美术的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完成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
科学组
2022年9月7日上午,南京紫东江宁学校科学组在格致楼二楼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视频的学习。
教研组长谢静老师对科学组成员阐述了新课标学习的重要性,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大家共同观看视频,认真学习,相互探讨。通过本次新课标的学习,老师们对科学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科学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信息组
2022年9月19日下午,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小学部信息组在厚泽楼三楼教室开展了“信息科技新课标学习与解读”活动,全组教师参与学习与研讨。
全组教师认真观看了熊璋教授题为“面向未来的信息科技课程——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视频讲座。熊教授从“信息科技新课程”、“信息科技新课标”、“信息科技新教师”、“信息科技新学习”、“信息科技新生态”等方面展开讲述,并强调信息科技新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组织和课程内容的呈现。接着组内教师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刘老师认为新课标从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要倡导真实性学习,注重信息安全的引导,开展主题式的教学活动。而吴老师则认为培养学生利用算法来解决问题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原创精神的培养。
通过本次备课组活动,大家对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跨越。新课标的学习对老师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为新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明确了方向、拓宽了思路,为今后深入扎实开展“双减”下高效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王周枫艳 各教研组长
编辑:王周枫艳
审核:马雪生 丁仁有 胡志凌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初中部召开师德建设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