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工作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0/11/24 10:49:23 作者:葛薇 浏览量:1747次
青年教师工作交流会
2020年11月9号,周艳婷教师在五楼会议室就大队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与活动,与青年教师进行分享。
一、大队部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而过,从9月份走上岗位,已经半个学期。担任大队辅导员既是一个锻炼的契机,又是一个巨大挑战。从工作以来,我根据学校实际围绕少先队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踏实抓好少先队常规工作,促使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开学以来,我校坚持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常规工作,促使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第一、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充分利用橱窗及红领巾广播站开展了垃圾分类、心系安全等活动,这类活动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又增长锻炼学生能力。
2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礼貌礼仪习惯
小学生是比较可爱的一个群体,他们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构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谆谆教导,坚持不懈;
第二,加强队员的卫生意识,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后期工作计划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后期工作计划,第一个方面,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对学生的规范行为进行教育,每周不定期检查,期末进行评比
第二个方面,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工作:从组织建设、礼仪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进行。
第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一到两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节假日活动:通过恰当的形式体现节假日的文化内涵,突出少先队教育特色,形成传统、开展红领巾社团活动。
二、体育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的体育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性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现就本期学校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1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拟定年度发展计划
1.1全面加强体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和多层面培训提高体育教师基本功,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1.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研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开展专题研讨。
1.3建立起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文体生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一步改革学校运动会、体育节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扩大学生参与面,确保每位学生小学六年下来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2根据教师专业特长,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基于学生的运动兴趣所在,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初步构建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课内外结合的“一校多品”特色课程体系。目前开设的体育社团有儿童舞蹈社团、击剑社团、跆拳道社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3根据学生成长需求,组织多彩体育活动
3.1从常规入手,做好常规体育工作。包括体育课、课间操,阳光体育。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走到阳光下,走到操场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以及体育社团班,从而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3.2围绕“集体性”原则,举办多种比赛比赛。如趣味运动会、班级接力赛,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3规范完成达标运动会工作。根据不同水平,分别设立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仰卧起坐、跳绳等项目,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并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活动。
4根据体育教学发展,夯实教师基本素养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是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立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特别重视我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个人的专业发展。学校下大力气抓学校体育教学“三环节”: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积极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及业务能力。
4后期工作计划
4.1认真抓好广播操质量
4.2认真筹备冬季大课间活动
4.3加强体育课安全教育
4.4细化体育器材室的工作
上一篇: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下一篇: 2024年第一学期校本研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