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学生体质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1/9/20 5:09:30 作者:王周枫艳 浏览量:1427次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各地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中小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要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各级体育教研部门要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
五、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积极探索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参加体育竞赛的,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进行评价。各校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睡眠状况监测机制。
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各地各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对体质健康管理内容定期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真实、完整、有效地完成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七、健全责任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本区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督促地方做好相关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指导工作,督促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积极推广中小学校选聘“健康副校长”。中小学校要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康促进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八、强化督导检查。各地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作为督导评估内容,将学生体质管理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各地各校要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教育部办公厅
2021年4月19日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信息索引: 360A17-08-2021-0026-1生成日期: 2021-06-07
发文机构: 教育部办公厅
发文字号: 教体艺厅函〔2021〕26号
信息类别: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内容概述: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
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要求的“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 度”,现就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视力监测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手段。各地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开展视力监测的重要意义,稳妥有序组织指导、协调落实本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每学期按规定开展中小学生和在园幼儿视力监测工作。
二、防控端口前移。各地教育部门要通过印发通知、召开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指导本地学校推进视力监测工作落实。学校和家长要及时查阅监测结果,学校对视力异常的中小学生和幼儿及时进行提醒教育,及时告知家长带孩子到眼科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认,控制近视发生发展,已经近视的学生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三、规范数据报送。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本地学校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相关信息数据报送工作,依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上报系统,每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分别报送一次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春季学期单独报送,秋季学期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一并报送。视力监测结果填报数据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左眼裸眼视力、左眼屈光度、右眼裸眼视力、右眼屈光度。中小学生视力监测结果数据报送工作从2021年秋季学期实行,今后每学年春季、秋季学期都应分别报送。
四、强化条件保障。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生和幼儿定期视力监测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对本地学生和幼儿视力情况“底数清、情况明、信息通”。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校医院、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 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配备视力监测检查设备,保障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视力监测工作,保证视力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严谨性、科学性。
(联系人及电话: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樊泽民 黄象好 010-66096231;技术支持:教育部信息中心 靳增超 010-66090906)
南京紫东江宁学校校园体育竞赛机制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中小学体育工作条例》,落实区教育局有关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校园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1、每学年举行一次师生参与的学校运动会。主要内容有:开幕式、赛程、颁奖仪式、推送等。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比赛。各年级比赛项目有田赛、竞赛和趣味比赛。
2、学校运动会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0月底或5月,特色项目活动比赛安排在每月中旬。
3、学校成立运动会委员会。体育组具体负责制订秩序册、实施方案。
4、体育组、班主任必须认真做好宣传发动、报名、组织等工作。
5、学校运动会学生参与率必须达90%以上;特色项目活动比赛学生参与率必须达到80%以上。
6、根据运动会内容的安排,学校、体育组应准备体育器材,运动设备,做到充分、安全、周密。
7、召开预备会议,各班、每个运动员,工作人员都要明确比赛时间安排及要求。要加强安全、护理教育,作好突发事故发生的思想、物质准备。
8、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公正裁判;运动员应努力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成绩。
9、运动会结束后,体育组应及时汇总成绩,表彰奖励,做好总结,收齐各种资料,交档案室存档。
南京紫东江宁学校体育社团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每两周活动一次。开设以“体验新课标、新课程”为重点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的体育社团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愿望和要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乐意参加,又确实增长见识,有所得益。以“2+1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幸福的成长。结合我校开展体育节活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体育社团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体育社团活动是我校创办特色体育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实现“培养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体育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抓手,更是想通过体育社团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影响学生健康成长,达到学生全面发展,身心两健的目的。体育社团活动将紧紧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和配合学校“减负提质”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
二、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特长”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在体育活动中学习,在体育活动中增进健康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特设定体育社团活动项目如下:
1、儿童舞蹈社团
2、击剑社团
3、跆拳道社团
三、活动安全要求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们了解运动安全知识、运动安全技巧,明确安全运动的重要。
6、体育社团活动,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教师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3、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4、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5、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
五、运动口号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
六、活动实施内容
1、社团活动由学生组织者组织进行,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活动时间以周三下午社团课的时间为主。
2、体育社团学期初有方案,有指导,学期末有总结。每次活动目标明确,活动过程完整。
南外仙林分校紫东江宁学校第一届体育节
人员分工与任务安排
一、活动目的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动我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开展,深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师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课余生活,展示师生面对疫情考验时坚强乐观、不畏艰难的精神面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时间
10月10日
三、参赛对象
全体师生
四、体育节主题
快乐运动 健康生活
四、活动地点:田径场
五、领导小组
马雪生 施建华 丁仁友 周娟
六、筹备工作
1.宣传工作:各班主任在班上进行宣传,并选出6名志愿者(家长)参与当天活动。
2.训练安排:利用体育课及阳光体育时间,帮助学生熟悉体育节游戏规则。
3.道具准备:3.1毛毛虫游戏道具(儿童8人) 4个
3.2 两人三足绑脚带 20根
3.3 沙包 50个
3.4袋鼠跳袋子 4个
3.5彩色胶布 5卷
3.6标志盘20个
3.7 标志桶 10个
3.8软式排球5个
3.9学生积分卡纸若干
七、开幕式议程
1. 8:20各班级入场
2. 8:30升国旗、奏国歌
3. 8:35校长致辞
4. 运动员及裁判员代表发言
5. 8:50暖场节目:校歌大合唱、拉拉操
6. 9:30游园会开始(积分形式)
6.1毛毛虫大比拼
规则:8人为一组,4组同时进行,先到终点的为胜。
6.2三人两足游戏
规则:8人为一组,两两绑脚,进行接力比赛,最先全部过线的为胜。
6.3投壶比赛
规则:8人为一组,每人5个沙包,哪一组同学投进筐中最多为胜。
6.4袋鼠跳
规则:8人为一组,4组同时进行,一个同学先袋鼠跳跳到终点,再跳回来,把袋子给下一个同学,看哪一组最先全员完成,即为胜利。
6.5螃蟹运球
规则:8人为一组,4组同时进行,两人背靠背运球接力,最先全员完成运球的为胜。
6.6蚂蚁搬家
规则:8人为一组,4组同时进行,一个同学先把物品运动终点,再运回来,然后把物品交给下一个同学,看哪一组最先全员完成,即为胜利。
6.7抢板凳
规则:8个人围绕凳子围绕一圈跑到,听口令进行抢板凳,没抢到的同学淘汰,依次进行,直到剩一个人即为胜利。
7. 13:30-14:30 活动
8. 14:30教室播放体育类励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