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空间观念 提升核心素养——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启航杯”数学优质课评比
发布时间:2021/11/22 10:30:19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492次
培养空间观念 提升核心素养
——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启航杯”数学优质课评比
秋兰飘香,枫林如火。11月17日,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启航杯”数学优质课评比顺利举行,我校5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对二下《观察物体》这一课进行同课异构,以及展示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优质课。
第一节课张俊礼老师执教《观察物体》。张老师以“猜猜她是谁”导入,引出了观察物体时要从多角度去观察才能更全面,唤醒学生的空间观念。新授环节,张老师设计了2个活动。在活动一中,让学生从四张图片中选出自己看到的布娃娃照片,并交流在观察物体时要做到物放正、视线平、正对看和抓特征。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发现在区别左右两个面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在活动二中,小组同学顺时针方向依次换座位观察,体会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样子,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和分析。
第二节课林苏梅老师执教《观察物体》。林老师以“巧妙的画”导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是不一样的人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中对小熊进行分组观察,并对学生了表达进行规范,即“我坐在小熊的( )面,看到了它的( )”。接着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再对小熊进行观察,着重对前后特征和左右的特征进行辨析交流,并小结辨析的方法。这样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同时也遵循了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
第三节课毛宇婷老师执教《观察物体》。毛老师改变了教材中例题的编排顺序,变“看他人”观察为学生“自己看”,向小黄鸭打招呼。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及同组其他三人所处的位置,再组织学生到其他位置有顺序的循环观察。在调动多感官提升空间观念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将模糊的外在表象通过语言的描述进一步清晰,从而深化空间观念。
第四节课王周枫艳老师执教《观察物体》。王老师有效处理了本节课辨认物体左右两面的教学难点。教师通过聚类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辨认两组像对面的关键特征,观察对比左面、右面特征的共同指出—都有一只眼睛、一只手,不同之处是脸的朝向不同,在去同存异的思考中,学生能主动发现“朝向不同”是判断左右的关键特征,从而突破难点。
第五节课王晴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王老师本节课引导学生经历大量的直观操作、观察比较等体验活动,理解认识几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实现思维延展。分数的大小比较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载体,王老师借助“分数墙”的比较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无涯,研不止”,这次的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理念的交流,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有效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撰稿:胡志凌
编辑:王周枫艳
审核:马雪生 施建华 胡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