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工作>>心理健康>>计划总结>> 文章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9/1 16:31:04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2614次

本学年新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一如既往遵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提示或要求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常态化的心育教学、辅导工作,同时创新开展形式,致力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具体计划如下。

一、严格落实新学期“心理关怀十二件事”

   开学初,根据市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实施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后“心理关怀十二件事”的工作提示》,结合我校具体学情,认真落实,按时间节点做好材料上报,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备迎接市、区专项督导。

二、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本学期,心理健康活动课覆盖面增加,小学部面向三年级至六年级21个班级,初中面向七八九三个年级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其中小学部心理课与班会课/少先队活动隔周一节,初中部每周一节。采用江苏省凤凰科技出版社2016年使用版本教材授课,心理课与团辅活动穿插进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兴趣,通过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开展学科教育。

三、持续做好心理摸排、心理安全研判工作

   激活学校领导、中层、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心理委员五级“哨点”,开展全面心理摸排,每周一次心理委员例会,每月一次面向德育干部、班主任召开学生心理安全研判会,动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发现、识别、预警、干预,为学生心理安全保驾护航。一方面,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心理气象员功能,及时发现识别并上报异常状况,同时方便心理委员更及时有效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常态化开展心理委员例会培训制度,每周召开心理委员例会,并面向心理气象员进行培训,每周上报班级晴雨表,通过《每周心语》小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提升班级学生的心理素养。

四、开展新学期心理测评、新生心理档案的建档与更新

   规范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做好新生建档和老生档案动态更新工作。开学一月内,面向新生(一年级及七年级)新建心理档案,面向重点关注学生规范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更新小学部二至六年级及初中部八九年级学生心理档案。测评和建档的目的既是为了了解学生具体信息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又是为了做好心理摸排,及时发现识别干预问题,保障心理安全。

五、创新心理社团

为丰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上学期已面向初中生创设校园心理剧心理社团。本学期拟面向小学部地年段开展“注意力训练与提升”趣味心理社团,一方面弥补小学地年段因师资短缺暂无心理课的不足;另一方面,为地年段小学生向中高年段过渡夯实心理素养基础。

六、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除了面向学生群体,针对学生家长群体,心理组将配合德育部门通过家长讲座、家访、致信温馨提示、资源推送等形式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理念,提升家长的心理素养,助力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这一重要他人的角色作用为未成年心理健康护航。

七、常态化开展心理委员例会培训制度

经过两年的探索尝试,我校的心理委员例会制度日趋完善,不仅在前期选拔还是中期培训以及后期发力,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在选拔阶段,筛选真正对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有兴趣、有助人特质、服务意识,同时能够细心观察、踏实稳重、遵循保密原则的学生做心理气象员的角色,尽可能避免中途脱钩浪费时间人力资源的现象。同时,在培训的内容上加以调整完善,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主题和案例,增加技术应用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心理委员能够真真切切将所学用到对身边的同学帮助中。

八、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通过红领巾广播、每周心语小报、心理主题班会、心理橱窗宣传栏、校园网心理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持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师生心理素养。

以上是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概况,在践行过程中,我们将且行且思,不断完善工作开展的形式和内容,为提升师生心理健水平服务。

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心理中心

2024年9月1日

 昨天访问: 4738  |  今天访问: 2184  |  本月访问: 2184  |  上月访问: 63649  |  访问总数: 1243047  |  会员总数: 51  |  文章总数: 570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三阳路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 南京紫东江宁学校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