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11/26 14:16:46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2620次
2021-2022学年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工作计划
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和运行规范》等相关文件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配置突出科学性与实效性。我校学生成长指导中心2021年9月申请建设《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方案,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建成于2021年11月下旬。校学生成长中心位于出岫楼二楼及三楼,包括心理办公接待室、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情绪疏导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测评室、心理教室、团体辅导活动室等八项功能室,配置了沙盘游戏、心理自助设备、身心反馈减压设备等常用心理设备。
学校成长中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为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学校教学计划。心理中心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社团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面向学生,更要面向家长、教职工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培训等相关工作。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学校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我校心理课采用教育部要求统一使用的苏教版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傅宏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针对中学生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保证每周一节的开课频次,远超文件基本要求。
本学期已经组建心灵驿站心理社团,社团面向全体学生,本着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主体性、发展性、活动性的原则,围绕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室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及家长开放,每周固定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每学期安排咨询值班表,固定开放时间为工作日阳光体育及午休时间,非工作日时间如有需要,可通过拨打“陶老师”工作站心理热线96111寻求心理帮助。咨询形式除面询外,还可以通过信件或电话咨询,尽可能保障来访心理需要。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目前有一名专职教师及三名具有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兼职心理老师。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指南》《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准则》等心理学专业伦理要求。心理辅导工作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健全。借助学校心理辅导与管理软件平台,利用科学适用的量表定期、规范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建立成长信息记录。
在教科研工作上,中心人员将积极参加专门培训单位组织的有关培训或接受专项督导,认真研究与总结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撰写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做好心理辅导室开放以来完整的工作台帐。
在资料管理方面,心理中心有明确的心理资料管理规定,工作人员将严格按专业要求做好日常工作情况记录及资料保存。目前我校已为每一位中学生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能够针对学生高危时段及高危人群和个体进行分析,做好特殊学生的档案资料管理。学生心理信息与心理辅导资料作保密保存,并有详细的使用记录。心理中心根据相关法律与专业伦理要求,开展辅导接待,对轻度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并做规范的辅导记录,对于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及时识别并转介,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在文化建设方面,我校校园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健康宣传栏、校园网心理健康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节主题活动。后续还将陆续针对班主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或培训,指导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面向家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
上一篇: 心灵驿站心理社团活动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