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系列课程之生理变化的了解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2/2/25 10:45:01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598次
“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既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主题,也是初中生面临的重要生活内容。青春期一般在10-19岁,是由儿童发育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此间学生的身高、体型、外貌、性特征都会迅速地发展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引起初中生好奇、惊讶、羞涩、疑惑等各种情绪感受。了解与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相关知识,认识自己的青春期生理变化,理解并接纳这些变化,建立积极的自我意向,心理课开展了《青春的模样》青春期主题教育系列心理课。
心理老师呈现了几组植物、动物、人物在不同生命阶段的成长变化的图片,引导同学们发现,不同的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规律,同学们也不例外,而且正处于由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期——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并且学会合理应对这些变化是本节课的目的之一。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感受身体变化,心理老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小组,对比小学高年级和现在的照片,观察具体变化,并分享这些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多数同学会表示自己长高了,或长胖了,有男生说自己长胡子了,皮肤也变油了,这些变化有的让自己感到高兴,也有的让自己并不开心。心理老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自己外表的变化正是青春期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成长的标志。
除了外表变化,还有身体功能的改变及第二性征的变化,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了解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典型的特点,经过讨论,同学们也会发现,不同性别及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有的发育快点,身体特征比较明显,有的比较慢,还没有感觉,有些变化让自己感到自信,也有的变化让自己感到不安。不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育规律和节奏,既不要盲目攀比,也不要惊慌失措,学会用接纳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对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带来的烦恼和困惑,如青春痘带来的自我意向不佳,长得太慢个子矮感到自备,长得太快感到早熟压力,生理期的腹痛等情况,心理老师引导大家意识到,有些苦恼是有普遍性的,很多同学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可以彼此学习、交流,也可以求助咨询长辈、书籍网络等资源。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合理锻炼身体,接纳和欣赏自己,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都会帮助大家平稳适应度过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本次心理课是我校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课程之一,后续还将推出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认识与调整、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尺度等活动及课程,引导初中生全方面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点变化及应对方法。
上一篇: 八年级开展《正确面对他人评价》心理课
下一篇: 成长中心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波“参观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