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开展《正确面对他人评价》心理课
发布时间:2022/2/21 15:45:03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4157次
“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涨期,他们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区别,开始更迫切地希望“深入了解自己,关心自我形象”。此时的自我意识已经由童年期对自我的模糊和不大自觉的被动状态,开始转向更自觉、更主动的觉察自我的状态,从主要“朝外”转向“朝内”,对他人和个人的评价开始指向内心世界,能自觉地评价自己,独立选择学习的榜样。他们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是从认识和评价别人过渡来的。
由于初二年龄段的学生,处在青春发育的早期,自我意识发展仍需要一个过程,部分同学还呈现幼稚性的特点,即自我意识与年龄不吻合,似乎还停留在孩童时期,表现在自我认识上处于模糊、笼统、简单的状况,如有的初中生只会用老师、父母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也没有将他人的评价内比为自己的评价,在自我意识上出现偏差,容易产生困扰。由此,心理老师带领八年级的同学开展了《正确面对他人评价》心理健康活动课。
课程由暖身活动展开,心理老师请同学两人一组背对背坐着,教师报问题,两人同时写下问题的答案,每人先写关于自己的答案,再写对方的答案,回答完毕后,两人相互核对答案,确认双方问题答案是否一致,思考原因,以及对方评价对自我评价的影响。同学们得出结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难免与周围人发生接触,就会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是环境对个人的反馈,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自己的信息。
活动体验一“请你来评价我”请每位同学将“你是_______的人”便签用双面胶贴在自己的背上,然后邀请8位同学同学真诚、真实地为自己写一句评价,切记恶意损人或胡乱写。评价完成后取下便签,思考评价中是否有自己没有觉察到的部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同学们积极搜集评价,分享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表示会发现意外的评价,如“同学会评价自己比较杠,而自己不觉得,只有上学期一次和老师在课上辩论起来,可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大家都佐证过和自己有激烈辩论的情况,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有这个特点,只是自己没有觉察到”“还有同学说自己兴趣爱好是玩游戏,其实我只是经常和他讨论这款游戏可能导致他误会了”出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评价自己太片面,过分关注优点或缺点;也可能是自我觉察能力不强,关注自己比较少。无论哪种原因,提示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可以为我们的自我认识提供新的视角,我们要重视,当然,别人的看法也不尽客观,要辩证对待,理智分析,不能盲目接受。
活动体验二“客观看待别人的评价”通过讨论三则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同学对人他人评价态度案例,同学们认识到,对于别人指出的我们的缺点和不足,需要我们通过积极行动去改善;对于别人给我们的积极评价,我们要充分发挥优势,发展和完善自我;对于负面且暂时无法改变的评价,我们要接受现实,坦然面对;对于恶意的、不真实的评价,我们需要勇敢拒绝,不需要放在心上。无论如何,对于别人的评价,我们要心存感谢,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下一篇: 青春期教育系列课程之生理变化的了解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