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2/20 15:28:52 作者:孔翠 浏览量:1482次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遵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提示或要求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常态化的心育教学、辅导工作,同时创新开展形式,致力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具体计划如下。
一、严格落实新学期“心理关怀十件事”
开学初,根据市区教育局下发的“心理关怀十件事”工作提示,结合我校具体学情,认真落实,按时间节点做好材料上报,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二、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按照文件要求,保证小学中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每两周一节心理课,初中(七至八年级)每周一节心理课,九年级隔周一节心理课的频次。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学业需要,作一定调整,如初中生及小学高年级学生侧重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及特点介绍,把握异性交往的分寸,引导通过体育运动、恰当表达等方式合理释放青春期冲动;小学六年级及初三毕业班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重点内容聚焦考前考后心理调适,学业压力的缓解;人际交往、情绪调节是所有年段必开的常规心理课题。
三、持续做好心理摸排、心理安全研判工作
激活学校领导、中层、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心理委员五级“哨点”,开展全面心理摸排,通过心理委员例会、心理安全研判会,动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发现、识别、预警、干预,为学生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配合德育部门通过家长讲座、家访、致信温馨提示、资源推送等形式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理念,提升家长的心理素养,助力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长这一重要他人的角色作用,为未成年心理健康护航。
五、常态化开展心理委员例会制度
经过一学年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心理委员例会制度逐步完善并日趋成熟,每周的例会培训让心理委员能够真真切切将所学用到对身边的同学帮助中,发挥朋辈辅导作用。
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普及
通过每周心语小报、心理主题班会、心理橱窗宣传栏、校园网心理专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持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师生心理素养。
七、探索医教协同模式
积极摸索与精神卫生机构医院之间的协同机制、绿色通道,尽可能避免家校沟通中存在刻意隐瞒孩子实情或拖延就医的弊端。本学期,学校计划与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推进医教协同工作。
八、各月份主要工作要点
2月份:
心理健康开学十件事推进,如入学适应心理主题班会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学前后及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健康关爱、全员关爱导师制等相关工作。
开展全面心理摸排,做好重点关注学生名单和心理档案动态更新;
就摸排结果,召开一次学生心理安全研判会;
更新全员关爱成长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成长导师作用,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持续关注学生身心状态。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针对性跟踪辅导;
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常态心理课及心理辅导;
3月份:
月度心理安全研判会;
常态心理咨询辅导及心理课;
心理委员例会培训(每周一午休);
参加区生命教育心理健康赛课;
三八妇女节心理关怀小组组织女教师团辅活动;
4月份:
开展春季团辅活动;
月度心理安全研判会;
配合迎接陶老师进校园交流指导;
常态心理课及心理辅导;
心理委员例会培训(每周一午休);
5月份:
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
常态心理课及心理辅导;
月度心理安全研判会;
心理委员例会培训(每周一午休);
陶老师工作站值班;
6月份
毕业班(小学六年级及初中三年级)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活动;
常态心理课及心理辅导;
心理委员例会培训收尾总结表彰;
全员导师关爱制学期收尾总结;
心理健康专题行政会总结本学期心育开展情况;
以上为2023-2024第二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概况,在践行过程中,心理组将且行且思,不断完善工作开展的形式和内容,为提升师生心理健水平服务。
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心理中心
2024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