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初中部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11/29 14:56:13 作者:葛薇 浏览量:476次
2024年(上半年)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初中部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争做“四有好教师”。在江宁区教育局、进修学校的领导下,落实上级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初中部本学期工作计划,在上学年的基础上,遵循“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开展校本研修各项工作。
二、校本研修目标:
(1)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所有老师都能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学习新课标,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夯实基础,创新工作,规范制度,科学发展。
(2)按照“规范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三级课堂理念,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抓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抓教师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学习高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优化质量提升方式,减负增效。
(3)针对我校初中部教师的结构特点,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继续分层有序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新模式。
三、组织机构
建立以郝校长为组长的初中部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对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和检查考核。
组长:郝校长
副组长:丁仁有
组员:孙庆成、周爱玲、侯丽娟、杨艳
四、研修内容:
1.提高教师基本素养
(1)师德建设
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经常性的全员政治学习,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榜样示范、警示教育、考核评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一批师德高尚、有理想、有追求、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2)师能提升
坚持推门听课,聚焦课堂教育教学,深入了解教师常态下的备课水平、专业能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依据出现问题,突出改进措施。
开展每周校内公开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全校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1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教师读书,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坚持每天读书,定期开展读书论坛,为教师交流分享创造条件。
2.培养青年教学骨干
培养青年教师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磨练自己各项教育教学技能。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骨干教师能力再提升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要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外派学习、专家指导等形式,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校级培训。
五、研修形式:
1.自主学习。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成长为科研型教师。
2.网上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阔教师视野,增长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
3.专题教学观摩活动。教研组实行的“每天一碰头,每课一交流,每周一集中,每月一反思”的教研制度,让老师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交流。
4.专题讲座。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利用本校骨干教师的有利资源,挖掘校本培训的师资潜力,结合研修内容,针对学校共性“问题”,开展问题式讲座。
5.案例研究。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一是自己编写教案,二是从文章中选择他人编写的案例。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工作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和专家培训,收集最新考试信息,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思想。
2.继续发挥学校学科团队的优势,在学科顾问的指导下,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授课、及时跟进、精准指导,提高课堂效率;重点做好教师有效教和学生有效学的研究,优化质量提升方式。
3.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上,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落实教学规范,进一步夯实基础,训练思维,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明确教研组工作职责,制定好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督促本学科组成员根据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