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团开展“精准分析有效提分”考后学习心理辅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24 19:53:28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907次
期中考试后,不少同学陷入“考不好很后悔自责”的情绪状态,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调整心态,学会去挖掘分数背后隐藏的东西,做到精准分析,有效提分,心理社团开展了考后学习心理辅导活动。
课前,心理老师请同学们准备好了一张近期考试且批改了分数的试卷。先带领大家体验了一轮关于考试的“抓”与“逃”的小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将左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垂直向上,相邻同学左右手连为一线。当听到“考试”一词时,迅速用左手抓握下面的食指,同时将自己的右手食指逃脱。
第一轮体验
第一轮结束后,心理老师统计全部抓逃成功的同学,全班只有两位同学举手,大部分至少有一次抓逃失败,心理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做可以避免出错”同学们踊跃发言“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相近的词太敏感了”“没有认真倾听”……
第二轮体验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总结了经验之后,做了第二次的练习,效果明显好转,说明遇到失败,找到问题之所在,才能更靠近成功。考试也是一样,成绩不理想,明白问题之所在,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起点。
心理老师请同学们将课前准备好的试卷取出,拿出试卷看一看,请同学们回顾“你丢失了多少分?你感觉自己应该得多少分?大家都有整理错题吗?如何整理的?”有时候错题整理并不是标上醒目的符号,或者一道道记在错题本上,而是要明确究竟为什么错,学会归因。比如有同学因为马虎丢失了好多分,提醒自己下次要细心一点,可是下次照样犯重复的错误。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细致去分析马虎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是漏掉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导致的审题错误,还是运算步骤省略过多导致的计算错误等等?由此得出结论:考后的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就无法真正进步,无法让考试发挥最大的价值。
本节课面向同学们介绍的重要知识内容是由北师大心理学博士郭召良提出来的sk试卷分析法,他把错题类型分为两种类型:知识型错误和技能型错误。所谓知识型错误(K型错误)也叫欠缺型错误,包括以下表现:第一遍做对了,后来改错了;第一遍做错了,后来改对了;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等;不会做题(回忆不起来,缺乏思路)。而技能(S型错误)也叫缺失型错误,表现有: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很有把握的题,却没做对;明明会而且非常简单的题,却是落笔就错。
介绍SK试卷分析法
针对两种不同的错误类型,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法。
K型错误解决办法:确定主要漏洞在哪里?分析每道知识性错误试题的考点是什么;依据考试大纲或课本判断它属于哪部分,哪个知识点;以大纲或课本为基础,统计自己主要丢分领域。
S型错误解决办法:练习并掌握解决错误方法;审题错误:慢审题,快解题;计算错误:草稿演算规范、复查;抄写错误:抄写慢,复查;笔误:复查。
介绍不同类型错误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发放SK试卷分析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一张试卷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