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开展《接纳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活动课
发布时间:2021/11/24 19:58:39 作者:校管理员 浏览量:1892次
“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二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次心理课,心理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不同情绪的不同作用,尤其看到负性情绪的正面意义。
活动开始,心理老师带领大家体验“乌鸦与乌龟”暖身小游戏,同桌两人一组,扮演不同角色,当听到代表自己角色的关键词时快速做出反应——拍对方的手掌,相反,则快速逃脱。
游戏结束后,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表示“开心”因为有趣,有的觉得“后悔”因为反应慢了,有的同学表示“愤怒”因为被拍疼了,有的感到“紧张”,因为害怕被拍到……由此导入今天的主题——“情绪”,总结同学们的分享,可以把情绪分为两大类——代表正性情绪的“甜蜜派”及代表负性情绪的“苦涩派”。哪类情绪更有价值?也许谁也说服不了谁,同学们展开了辩论赛,“正面情绪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生活的愉悦,对生活更有希望感”,“负面情绪也是没法回避的,没有伤心流泪哪来的成长蜕变呢?”……最后大家得出一致结论——无论哪一种情绪都是对我们有价值的。
心理老师引导大家通过“情绪独白”活动具体认识到负面情绪的独特价值,觉察自己的“坏”情绪,理解“坏”情绪要表达的意思,改变对“坏情绪”的态度,尝试接纳它。同学们首先选择一种具体的负性情绪,制作一个情绪面具,为他填写一份“独白”。选择同一种情绪的学生组成小组,相互交流,带上情绪面具,在班上分享。
通过“情绪独白”同学们感受到,其实“坏”情绪不坏,虽然他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让我们有更多的能量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独特价值,接纳他们,“听懂”他们要说的话很重要。
活动体验“与坏情绪握手”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愿意与之握手的坏情绪,想象一下,假如“情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是什么样?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扮演“情绪”,另一人扮演“主人”与之对话,感受、理解、接纳情绪。
与情绪“对话”
与“悲伤”握手
与“忧虑”握手
与“失望”握手
最后心理老师总结:负性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当我们能静下心来与之对话时,我们就能够理解与接纳它们了。当我们处于某种所谓的“坏”情绪之中,顾不上去聆听情绪要告诉我们的东西时,还可以在课下通过制作“聆听提示牌”来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